鳳眼菩提子佛珠是用一種非常稀少名貴的菩提子制成的,其特點是芽眼如目,故稱鳳眼菩提佛珠。其制作過程使用專門的油和蠟打磨,堅硬富有光澤,其品質與顏色呈正比。用風眼菩提子佛珠能使念誦的功德曾長千萬倍。
怎么辨別鳳眼菩提真假
一、是實物作假,即在金剛籽上動手腳,包括:
1、做舊,拿油熬,拿油炸,等等,借助做舊工藝,可弄出很多黑且光亮的鳳眼。做完舊,上香灰,可以弄出所謂廟掛金剛。
2、上色,尼商人在賣出鳳眼的時候有時候就會上第一道色。國內商人緊步其后,可以通過各類上色手法上色。
3、蒸煮,蒸煮能較快清理,出所謂的“南瓜紅”,這種紅色和原籽的顏色很大不同,一般顯得發死。因而清理的太干凈的籽一定要當心,要問清楚。曾經在某一大型出售鳳眼的實體店中,看到全部的籽都蒸煮過了。不由的心驚。
4、上漆和其他化學試劑。使得鳳眼本身變得很好看。
5、上油。包括橄欖油核桃油BB油等。上油的好處,一是遮斷齒,二是遮掉“水堿”,但往往會陰了底子。上不上油應該由買家決定。除了單子收藏用的那種極品 單籽外,一般建議鳳眼不上油。很多口頭承諾沒有上油的奸商,實際都做了假。但剛入門的朋友不容易發現。(也有很多奸商打著上油防裂的幌子~~上油確實可以 適當防裂,但也沒那么神)
6、現在有種“臺灣鳳眼”又叫棗核鳳眼來冒充,其實這個辨別也不是很難,棗核鳳眼一般珠子都是橢圓比較多,關鍵在這個眼上,真正的鳳眼的眼是狹長舒展的,棗核的眼就像兩條線交匯的部分硬擠出來的一樣(這類棗核鳳眼的眼附近還常帶有裂紋,真鳳眼的眼上可能有洞很少有裂紋),細看其實就是棗核上的一個類似于癤子的東西。
二、是使用替代物。即用原本不是金剛的東西,冒充金剛出售。
典型的有:
1、用印度籽、印尼籽、國產籽冒充尼泊爾籽。尤其是在多瓣領域,假得簡直是慘不忍睹。但很多人,包括去尼泊爾本地買和印度本地買的朋友,都上過這種當。價差甚至達到上百倍。更多相關信息,記得了解我的備注信息
2、樹脂塑料等物品。
三、是照片造假。借助閃光燈、背景光等,使得照相出來的鳳眼和實物有很大不同。
如何辨別老鳳眼的真假
1,三年前鳳眼很便宜但是也沒有眼正不正的說法,所以老鳳眼一般眼都比較隨意,眼正的一般都是近一兩年的。
2,鳳眼外殼木質,里面是果肉,內外質地不同,果肉日久必腐爛或蟲蛀或皺縮,所以老鳳眼必脫芯,繩孔不規則.
3,無論怎樣保養,木質也不能擺脫其本質,所以老鳳眼稍輕浮水,新鳳眼一般沉水。(少量酥油處理特別好的老鳳眼可以沉水,屬于特例)
4,老鳳眼一般難看一些,新鳳眼和做舊的鳳眼看起來漂亮些.
5,藏區過去習慣用黑色的佛珠,所以來自藏區的老鳳眼一般做成黑色的或者深褐色的,其他顏色比較少。漢地過去很少用鳳眼就不說了。
鳳眼菩提子如何辨別好壞
(1)看打磨程度:珠子打磨越少越天然,品質也就越高。
(2)看佛珠大小:鳳眼菩提子佛珠越小,品質越高。
(3)看佛珠上的鳳眼:每一粒佛珠上面都有一顆鳳眼,眼越優雅美麗,品質越高。
(4)看佛珠的色澤:常見的有兩種顏色:一種顏色淡黃,使用時間久后,則色由淺變深.一種顏色成赤、黑色雜并且色澤圓潤,偏金黃色,有清香味。
(5)看佛珠著色:著色痕跡少色調好,表面的斑紋及顏色越深,越自然,品質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