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蔣對于畫畫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比如說他畫一座山,他會覺得遠處的山要虛一點,近處的山要加一些黑色的筆劃,因為他知道里頭的路是怎么彎的,怎么走的,這樣才能畫出蜿蜒的感覺。后來有一個房地產老板來,覺得老蔣的畫特別好,花了500塊買走了他的畫。
老蔣的畫,村里的驢
老蔣的畫,村民
牛和驢的結構他都非常了解,陜北的牛、人、山那種一脈相承的渾厚感,在老蔣的畫筆下呈現得淋漓盡致。老蔣認字不多,卻把村里的每一個溝溝卯卯,都搬到畫布上,短短四五年,老蔣都畫了快800張畫了!
這里的農民日復一日地勞作,不知辛苦、任勞任怨,廖哲琳也學著他們,把畫畫當作是一種勞動,慢慢心里也變得踏實許多。
更神奇的事發生了:臺灣姑娘廖哲琳,在陜北遇到了真命天子,他也是來魏塔寫生的,他們每天一起畫畫,一起走村串巷。
在這里,廖哲琳遇到很多村民,他們的生活遠比她想象得要艱難。可是他們自帶樂天和積極的態度,這一點,她特別感動。
她說,現代人天天為了理想、夢想而焦慮憂愁,很多都是自尋煩惱,她把畫畫當成農民每天都要干的鋤地工作,心里踏實了,那些文明病自然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