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一層和夾層的“大臺階”既是交通聯系空間又是重要的多功能空間,既解決了交通疏散,上下層的空間連續性也借此得以實現。木質臺階與原有磚墻利用同樣木質材質的錯位書架相互銜接,在舊建筑的室內空間中嵌入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元素”。

“舞臺”上方墻體開設通透的洞口,讓不同標高的空間在此相互對話,產生移步異景、相映成趣的空間體驗和視覺效果,也加強了不同空間之間的連續性和流動性。


展墻采用不銹鋼網與夾層鋼結構和地面拉結而成,形成簡潔、整體和半通透的展示空間分隔,隔而不絕,在面積緊湊的室內空間實現了功能空間的劃分。
加法與減法之間的平衡,意在傳播建筑文化和理念,也是建筑師出身的設計師們的全心追求。在增加博物館的人文厚度的同時,也強調出老建筑活化新生的蛻變。

徜徉在展墻左右,俯仰于上下空間,
踟躕于紅墻內外,流連在新舊之間,
一座小鍋爐房的改造過后,輕松喜悅,也就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