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傳播時尚中國元素,呈現國風精髓精華,匯聚中國風圖片素材大全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手機站] [中式婚禮圖片大全]

      中式婚禮流程:中國人必須知道的傳統婚禮習俗

      時間:2019-07-15 來源:古風家 編輯:花未央 閱讀:手機瀏覽

        中國傳統婚禮,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以及獨具風格的傳統喜文化特征,亞洲婚禮文化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時代變遷盡管有些禮儀已經逐漸淡出,但保留下來的精髓依然獨具魅力.
        中式傳統婚禮源于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累,中國人喜愛紅,認為紅是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孝敬成為婚禮上和主旨,幾乎婚禮中的每一項禮儀都滲透著中國人的哲 學思想.

      中式婚禮流程:中國人必須知道的傳統婚禮習俗

        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

        婚前禮,即“訂婚”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后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后的扮演的角色 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里,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序,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

      中式婚禮流程:中國人必須知道的傳統婚禮習俗
       

      婚前禮--傳統婚俗之看親篇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閨人未識,是妍是媸無人知曉”。經媒人說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這種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訪問的活動,稱之為“看親”。雅稱“相親”。
       

        相親的日子是由媒人預先定好并通知男女雙方的,因此,雙方都要作好準備。男方要根據婦方父母的愛好,準備一點禮物;婦方要灑掃庭院,準備接待客人。作為當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盡可能有風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給對方一個好的“第一印象”。
       

        看親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環節,特別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對待。禮物雖無非煙酒點心之類,并不在乎數量多,價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觸犯對方父母的禁忌;衣著打扮要大方入時;言行舉止要謙虛有禮。古時看親時,男子只能由媒人創造機會偷偷看姑娘一眼,現在不同了,男女雙方可以直接見面、談話。雙方都有機會對對方有一個初步了解。
       

        中國是個“禮義之邦”,講究含蓄。看親的結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來,而用各種暗示來表現。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進門之后,女方父母先給小伙子倒上一杯熱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覺得中意,就把這杯茶一口飲干;然后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結親,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飯,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辭回家,有的父母甚至還托媒人將男方帶來的見面禮帶走。
       

        有些地區除了看親之外,還有“察人家”的習俗。“察人家”其實也是看親,是男方由媒人帶領到女方看過姑娘后,婦方父母對婚事暫不表態,再由媒人帶領,回方男家。祁陽一帶則稱為“看當”。看當時,男方父母應先奉上香茶一盞,然后和婦方父母交談。婦方父母通過察看男家并與男方父母交談,如果對婚事認可,就將香茶喝盡,男方父母立即以“親家”相稱,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則,女方父母應起身告辭,男方不要勉強留客。
       

      婚前禮--傳統婚俗之過禮篇

        “看親”、“看當’、之后,要履行訂婚手續,俗稱“過禮”。
       

        “ 過禮”的第一步合八字,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認為是對兒女的婚事負責,往往在接到紅帖之后要請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慮。好在現代人多半不相信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換紅帖,往往也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有的甚至連換帖的形式都免了。
       

        “換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選個好日子,帶男方去“過禮”訂婚。“過禮”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動者(無論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筆重禮,禮物至少要包括豬肘子一個,酒一對,雞鴨各一,給對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襪各一雙,包封一個,給姑娘的東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錢、給姑娘一些什訂婚禮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給多少算多少。當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應該盡量替對方著想,力求節儉一些,少收聘禮。
       

      中式婚禮流程:中國人必須知道的傳統婚禮習俗
       

      婚前禮--傳統婚俗之說媒篇

        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強調“天上無云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男女雙方一般都要經人從中說合,才能“結絲羅”,“諧秦晉”,“結連理”,“通二姓之好”。這種說合,就叫“說媒”。建國之后,“說媒”曾改稱為“做介紹”,做這種說合工作的人,被人們雅稱為“月老”,俗稱為“媒人”,后來改稱為“介紹人”。
       

        “月老”即“月下老人”的簡稱。據《唐人小說》記載,有個叫韋固的讀書人夜行經過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著一個大口袋坐在路邊,在月光下翻閱一本大書。韋固好廳地問他翻檢的是什么書。老人回答說,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韋固又問老人那大口袋里裝著什么東西。老人回答說:“裝著紅繩,用它去系男女的腳,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腳系在一根紅繩上,即使他們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萬里的異鄉人,也一定會結成夫婦。”所以,人們便說“千里姻緣一線牽”。“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可見人們對媒人的敬畏。
       

        媒人還被稱為“紅娘”。唐代的才子元稹寫過一篇《鶯鶯傳》,其中塑造了一個聰明活潑的婢女紅娘的形象。她一再巧設機謀,終于撮合成了張生與鶯鶯小【蟹】姐的婚事。元代王實甫根據這個故事寫成了《西廂記》,其中紅娘的形象更加聰明可愛。人們以“紅娘”代稱媒人,顯出了對媒人的重視和友好。
       

        說媒不是一件輕松事,這從媒人被人雅稱為“冰人”、“冰斧”就可以知道。據《晉書》記載,孝廉令狐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丫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說話。索解釋這個夢說:“你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說話,這象征著你在調和陰陽,調和陰陽就是做媒介,你將會給別人做媒。但這媒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熱情把冰融化了,男女雙方才能成婚。”看來,做媒是需要熱情和毅力的。
       

        舊式婚禮中,媒人還稱為“伐柯人”,說媒則是“執柯”,這就肯定了媒人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詩經》詠嘆道:“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它的意思是:“怎樣才能砍下大的樹枝?不用斧頭砍不斷它;怎樣才能取到妻子?沒有媒人成不了婚。”
       

        說媒是一種技巧,媒人不僅要熟悉男婦雙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力求門當戶對地提親,而且必須做到既基本上準確地向男婦雙方及其父母反映對方的情況,又要盡可能隱惡揚善,使雙方充分認識對方的長處,從而樂于達成嫁娶的協議。就是說,要生就一張“媒婆嘴”。做媒人要勤于跑腿,從開始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之日起,要經常往來于男女兩家之間,交流情況,傳達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發生意外的變故。習慣上男女兩家都有義務招待媒人,鄉下人說“媒百餐”并不是夸張。可見其奔走撮合之勤。
       

        媒人在舊式婚禮中是一個重要角色。在男女兩家對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見之后,他要引導男方去相親,代雙方送換庚貼,帶領男方過禮訂婚,選擇成親吉日,引導男方接親,協辦拜堂成親事宜,一直到“新人進了房”,才把“媒人拋過墻”。媒說得好,雙方都滿意,以后常來常往,成為故舊;媒說得不好,雙方不滿意,往往歸咎于媒人,從此視為路人。
       

        說成一樁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錢財,稱之為“謝媒禮”。這筆錢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則由女方支付),在成親的前一天,連同送給媒人的雞、肘子、鞋襪、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導接親,稱之為“圓媒”或“啟媒”、“發媒”。謝媒錢的多少,視主家經濟狀況自行決定,但無論多少,均需用紅紙封好,稱為“紅包”或“包封”。紅包上習慣寫上“包封簽子 ”。
       

      正婚禮--傳統婚俗之婚禮篇

        1. 三書: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分別是:

        “聘書”——訂親之書,在訂婚時交換:

        “禮書”—禮物清單,當中祥列禮物種類及數量,過大禮時交換:

        “迎書”—— 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2. 六禮:是指由求親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續。分別為:

        “納采”——俗稱說媒,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應議婚后,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

        “問名”——俗稱合八字,托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納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備禮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議定

        “納征”——又稱過大禮,男方選定吉日到女方家舉行訂婚大禮

        “請期”——擇吉日完婚,舊時選擇吉日一般多為雙月雙日,不喜選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選六是因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緣,十一月隱含不盡之意

        “親迎”——婚禮當天,男方帶迎書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 安床:在婚禮前數天,選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將被褥,床單鋪好,再鋪上龍鳳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貴子。抬床的人。鋪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齊全,婚姻和睦。兒女成雙,自然是希望這樣的人能給新人帶來好運。

        4. 鬧洞房:早時規定,新郎的同輩兄弟可以鬧新房,老人們認為“新人不鬧不發,越鬧越發,”并能為新人驅邪避訊,婚后如意吉祥。

        5. 嫁妝: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財富和象征。嫁妝最遲在婚禮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妝險了衣服飾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頭的東西,如剪刀,寓意蝴蝶雙飛:痰盂,又稱子孫桶:花瓶,寓意花開富貴:鞋,寓意白頭偕老:尺,寓意良田萬頃等等。當然各地的風俗語和講究都不一樣。

        6. 上頭:男女雙方都要旱災行的婚前儀式。也是擇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頭婆梳頭,一面梳,一面要大聲說: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發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7. 撐紅傘:迎親的當天,由新娘的姐妹或伴娘攙扶中娘家門,站在露天的地方,姐妹或伴娘在新娘頭頂撐開一把紅傘,意為“開枝散葉”,并向天空及傘頂撒米。

      中式婚禮流程:中國人必須知道的傳統婚禮習俗

        婚禮前準備:

        一、祭拜:男方家在婚禮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將舉行。

        二、安慶禮: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

        婚禮基本流程:

      中式婚禮流程:中國人必須知道的傳統婚禮習俗

        花轎:也叫喜轎,是傳統中式婚禮上使用的特殊轎子。一般裝飾華麗,以紅色來顯示喜慶吉利,因此俗稱大紅花轎。

        亮轎:花轎停在新郎家門口。向四鄰昭示。

        發轎:新郎來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轎。

        起轎:轎夫起轎,兩面開道鑼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顛轎:意在擋煞。

        娘下轎:地鋪紅氈,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箭定乾坤:

        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

        射地,代表天長地久:

        射向遠方,祝愿末來和生活 美滿幸福。

        過火盆:象征日子紅紅火火。

        跨馬鞍:馬鞍上放蘋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掀蓋頭:用秤桿挑下新娘的蓋頭。

        喝交杯酒:象征一對新人自此合二為一。

        敬茶改口:怍稱對方父母為“爸媽”。

        進入洞房:上棗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傳統中式婚禮用品 我國傳統的婚禮儀式,是喜悅的寓典禮,所以稱為慶典。結婚典禮全部使用體現吉祥的婚禮物品來裝飾。如張貼大紅喜字,給新娘遮上紅蓋頭,穿上大紅襖,新郎胸前佩上大紅綢等等。這些紅鈀的吉祥物品不但給婚禮帶來喜慶的氣氛,同時也暗示著新婚夫婦婚后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TAG標簽:

      中式婚禮相關欄目

      反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2019|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高清无码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女婷婷五月|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 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AV一二区二区三区| 最近2019在线观看中文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 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