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樓,以其奇巧精美的建筑藝術滲透著中華民族建筑的精髓見證了華夏民族的歷史滄桑。中國十大名樓各得歷史風韻,各有千秋之勢,瓊樓玉宇,丹柱碧瓦,畫棟飛檐,美哉!壯哉!詩樓相映,流傳千古快跟著詩人的腳步來一場文化之旅吧!
1、“天下絕景”黃鶴樓
《黃鶴樓》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千古佳作朗朗上口,連詩仙李白都佩服不已,加上有著仙人乘鶴西去的傳說,更是成就了黃鶴樓的地位。
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海拔高度61.7米的蛇山頂,它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筑面積3219平方米。72根圓柱拔地而起,雄渾穩健;60個翹角凌空舒展,似黃鶴騰飛。樓的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黃鶴樓色彩絢麗,雄偉壯觀。
2、“岳陽天下樓”岳陽樓
《登岳陽樓》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墻之上,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其獨特的盔頂結構,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設計技能。
因岳陽樓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于世。
《岳陽樓記》(節選)宋·范仲淹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3、“江南第一樓”滕王閣
《滕王閣序》唐·王勃(節選)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素有“西江第一樓”之譽的滕王閣位于江西南昌,依城臨江,瑰偉絕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滕王閣序》而得以譽滿天下。文以閣名,閣以文傳,歷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歷經29次興廢之后,她依然保留著古樸的風格,彌漫著一股人文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