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驟雨洗滌城市的喧囂,早早把她帶進混沌的黑夜,晚飯之后,是冗長的電視劇喋喋不休。永遠都是無關痛癢的情愛
晚十點半,妻兒睡去,橘色氛圍籠罩下的書桌便成了一天中最后的凈土。書房是一個美妙的地方,它可以短暫的逃遁熙熙攘攘的塵世,讓心靈得以休養生息
稍稍開一點窗縫,清爽濕潤的微風便在整個書房巡行,潤澤胸腔中的每一個器官,博爾赫斯曾說,如果有天堂,那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圖書館太大,書房足以撫慰我們疲憊的心。
王國維的書房
作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杰出學者和國際著名學者,王國維從事文史哲學數十載,是近代中國最早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剖析評論中國古典文學的開風氣者,又是中國史學史上將歷史學與考古學相結合的開創者,確立了較系統的近代標準和方法。
巴金的書房
巴金的長篇小說以描寫家庭生活為主,并且帶有強烈的自傳性。他的短篇小說則題材多樣,涉及范圍相當之廣。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會,家庭是構成社會機體的細胞,家庭生活是社會生活的縮影。
蒲松齡書房“聊齋”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聊齋志異》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也曾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毛澤東的書房
毛澤東愛書,愛讀書,幾乎達到手不釋卷、飯茶不思的境界。他的辦公室、寢室、飯桌、睡床甚至衛生間,信手拈來都是書。處處顯示著書的世界、書的天地和書的魅力。
魯迅的書房
魯迅堪稱現代中國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響著他的讀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現代作家、現代知識分子。魯迅同時又是20世紀世界文化巨人之一。
馮唐書房
馮唐的小說語言清新,技巧圓熟,受到一批文學青年和知識分子的喜愛,也有不少人評價馮唐為當代文壇中的異類,在他的作品中經常是以一種充滿著物質性的口語方式在敘述,以一種綿密饒舌的喋喋不休給予寫作以豐富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