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湖南省博物館:素紗禪衣

素紗襌(dān)衣是是西漢時期紡織技術巔峰時期的作品,是世界上最輕的素紗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織物。可謂“薄如蟬翼”、“輕若煙霧”, 且色彩鮮艷,紋飾絢麗。它代表了西漢初養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這件素紗襌衣中,襌衣用紗料制成,因無顏色,沒有襯里,出土譴冊稱其為素紗襌衣。
20.黑龍江省博物館:金代銅坐龍

銅坐龍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龍取坐姿,左前肢高舉,與左后肢間有騰云相連。右前肢著地,與右后肢相接。尾部翹起外卷,前肢長鬣(liè)突出于肩部之上,與頭上卷鬣及后揚的長鬣相映。這尊金代銅坐龍繼承與發揚了前代龍型的優點并且根據自身濃郁的地方特色加以拓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
21.吉林省博物館:青花云龍紋高足碗

元代青花云龍紋高足碗,侈口,深腹。高圈足上有三道凸弦紋,呈竹節狀。口沿為青花唐草紋。內壁暗花印行龍二條。外壁用青花繪一游龍,并襯以火焰紋。青花色澤青翠濃艷,線條流暢有力,堪稱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22.遼寧省博物館:宋徽宗《瑞鶴圖》

《瑞鶴圖》是趙佶書畫中的珍品,難得的是詩、書、畫具為上乘之作。圖中描繪了鶴群盤旋于宮殿之上的壯觀景象。繪畫技法精妙絕倫,圖中群鶴如云似霧,姿態百變,各具特色。
23.遼寧省博物館:云龍人物紋轉心象牙球

鏤雕祥云繚繞,十余條健龍或藏頭露尾、或藏尾露首穿行于云層之間。大球內分層透雕二十一個小球,球球相套,層層能轉,滿地紋飾。三節臺柱,上為六層透雕小象牙球,紋飾同頂上之大象牙球;下為透雕卷草云龍四足座,座上雕人物頂柱狀承盤,玲瓏剔透巧奪天工的雕刻工藝令人嘆為觀止。
24.廣東省博物館:千金猴王硯

千金猴王硯為三大名硯之首,長25.5厘米,寬17.6厘米,長方形,質地細膩溫潤,嬌嫩如小兒肌膚,硯堂內有大片魚腦凍(石品花紋的一種),四周以火捺等色彩環繞,形成一只蹲著的獼猴圖案,甚至眼、鼻、嘴和前足都清晰可見,非常逼真,所以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