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連綿的長城腳下,這里有上了歲數的古樹老井,旁邊映著山花,石磨、草屋、籬笆……我把山腳下的幾處老房子悉心打磨,變成了我的第一家民宿——山里寒舍。
現在,山里寒舍已經成了北京民宿的一張名片。
京郊悠閑的日子待得久了,自然而然會想起遠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家鄉古鎮。
所以當我聽說,鎮里計劃盤活黎里文化資源、發展經濟時,我就第一時間回到了這里:蘇州黎里古鎮,一個還未沾染商業氣息的千年古鎮。
幾千年歷史的長廊、駁岸、小巷、弄堂,小橋流水里的黎里人依舊過著實在平淡的安穩日子。于是,在自己的家鄉黎里又有了水岸寒舍。

黎里古鎮中的水岸寒舍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幾個好友去北海道。
等到從札幌坐著JR電車開到小樽的時候,我才一下子意識過來“小樽?是那個電影里的浪漫雪國嗎?”
下了電車,走在小樽的街道上,發現這里沒有東京朝九晚五的匆忙,有的只是溫暖的陽光,海風的吹拂,還有恬淡的人們。
街道的兩旁散落著歐式和日式混雜的老建筑,有那么一瞬間竟讓我產生了自己走在歐洲街道上的錯覺。
走著走著,一條平靜的河水出現在眼前,水面上偶爾有船緩緩地駛過。“這個應該就是小樽運河了!”同行的一位好友立刻反應過來。
我的心“咯噔”了一下,這條運河給人的感覺像極了家鄉黎里古鎮穿城而過的水道,都是那樣的靈動。
沿著運河走了一會兒,我自己對小樽這座小城的好感度也在蹭蹭上漲。

家鄉黎里古鎮穿城而過的水道
那次北海道之行回來后,我就產生了想留在那里生活一段時間的想法。也恰好,那時的寒舍在國內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績,很快小樽成了“寒舍”下一個要去的城市。
于是,我托朋友在小樽尋得一處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宅。改造翻新之后,就是現在的小樽寒舍了。

小樽寒舍
小樽寒舍位于小樽富岡町山腳下一條安靜的街區內,是昭和初期建造的武士之家。老宅是時光的見證者,沉沉地坐落在那里,有一種自然而然的歲月魅力。
古樸典雅的四合庭院是典型的日式磚木結構建筑,四周綠樹圍繞,深挑的屋檐隱在精心梳理過的草木中。風拂過屋檐下的玻璃風鈴,清脆的聲響打破了四下的靜謐。
拾級而上,伴隨著木門被拉開所發出的吱呀聲,便是進入小樽寒舍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