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拿佳冉最擅長的團扇來說,單單最體現(xiàn)一把扇子氣質(zhì)的扇骨,她就來回跑了數(shù)趟蘇州,一頭扎進竹林里。也向當?shù)氐拿耖g老師傅取過經(jīng),對比了常用的玉竹、紫竹等眾多種竹子后,最終選用了低調(diào)的棕竹。
“不會搶了刺繡的風采,同時又有風骨。”做扇就像做人一樣,佳冉最看重的是內(nèi)涵。
快節(jié)奏的北京,普通人眼里經(jīng)常被忽略的細節(jié),比如那一片云一片落葉,在她眼里都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靈感,認真記錄下來,畫成畫稿;
再細致的把它拓在合適的扇面上,一筆一畫間,處處是古風韻味;
刺繡的部分,佳冉教給小城君一個口訣:“不著急,慢慢來”,在一針一線之間的穿梭,尋找著手與心之間的默契;
東方的繡功、西方的蕾絲、印度絲的手法,以及精美的釘珠,繡的明明是中國最古典的仙鶴,卻美得動人心魄,一點也不“俗”。
除了佳冉,幾乎沒有人想到將這些元素,放在團扇之中。她癡,但也從沒有被“傳統(tǒng)”禁錮住。
“只要是美的,就不應該有界限。”